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3

作者: 时间:2021-05-15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病理生理学

授课学院

基础医学院

授课对象

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


授课教师

陈 培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必修考试

学时

56


授课章节

呼吸功能不全


专业知识

教学目标

掌握 呼吸衰竭的概念、诊断标准、基本病因、机体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熟悉 ARDS的概念及其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治疗中的给氧原则;

了解 呼吸衰竭分类。


课程思政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实践技术能力的黄金城娱乐,黄金娱乐登陆作风,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等能力,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拥有承担起保卫国家医疗事业安全的崇高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案例为依托,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思政元素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科技强国、(文明)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国)大局意识、(敬业)热爱岗位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案例如下:(教师课前将病例导入线上教学平台—钉钉)

者,男,28岁,由绥芬河口岸入境,新冠病毒核酸检验阳性,于当地就诊。2020年4月9日转入我院,诊断为新冠肺炎重型。入院时该患者高热、呼吸困难、给与高流量吸氧、抗病毒、抗炎、CRPT等治疗。三日后症状加重,PaO259.9mmHg,发展为ARDS,危及生命,病情由新冠肺炎重型转为危重型。立即采取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和抗炎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5月1日,最后一次核酸检验阴性,达到出院标准。(选取疫情期间我院案例,容易共情,下图为患者抢救中----来源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公众号)

案例背景:(教师课上介绍)

2020年2月9日,红旗医院被确立为黑龙江省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4月14日被确立为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定点救治医院。自2月17日首次启用,到6月17日患者清零,共救治新冠肺炎患者343名,最终取得全部患者零死亡、零感染,治愈率100% 的结果 。在没有硝烟的新冠疫情的战役中,现实了医务工作者(提示学生这些医生也许就是身边正在教课的老师)和红旗医院的大爱的精神与担当,谱写了最美抗疫赞歌(激发学生爱校的集体荣誉感和职业自豪感)。

拓展延伸:(教师课间休息渗透—药学教室二单元)

发生在2019年末的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80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不畏艰险,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他频频发声,指导全国的抗击新冠肺炎(COVID-19),甚至成为全球抗击新冠传播的核心人物,值得全世界人的尊敬。钟院士不仅代表着学术和专业上的卓越,也代表着奉献和正直,这在我们共同努力应对今后挑战时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此次疫情还涌现出李兰娟、张宏文等一大批报效祖国的知名学者,为探索新冠防治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上述知识传授,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使学生认识到面对疾病防治,任重道远,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努力黄金城娱乐,黄金娱乐登陆的坚定信念。)

学生活动:(线上教学平台开展)

①布置课后作业:问题设置涵盖缺氧、水电、酸碱紊乱、呼吸衰竭的病生专业知识。(通过对前后知识体系的融汇联系,提升学生将已学知识转化为认识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夯实了本章理论内容)。

②评选优秀作业:发起网络评价,班级初评,阶梯复评,全员参与。(以参与过程计入平实考核的办法,提高全员学生参与度)

③优秀作业讲评: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在线课堂”功能,由作者本人进行优秀作品展示。(通过翻转课堂,锻炼学生能力)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本教学案例是源自红旗医院在疫情期间收治的一真实案例,该患者在病情发展中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在理论课教学中,讨论发病机制都是单一变化的,如讲解通气障碍发生时,不考虑换气障碍。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呼吸衰竭的发生,涉及到多种机制的综合考虑,比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讲授过程中,通过患者“PaO259.9mmHg”的血气指标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去夯实呼吸衰竭的概念和诊断标准的知识点。通过“三日后症状加重”,患者出现ARDS,去讲解病情的凶险,以及导入是多方面的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共同参与导致的结果。经过我院和数位前来牡市各地的医学专家运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各种先进的医疗手段经过精心治疗,患者转危为安,最终顺利出院。

在整个黄金城娱乐,黄金娱乐登陆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实践技术能力的黄金城娱乐,黄金娱乐登陆作风,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等能力,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拥有承担起保卫国家医疗事业安全的崇高精神境界。



牡丹江医学院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582156